認清風險 理性投資 | 要想不踩雷,投資應該 跳出“幸存者偏差”的怪圈!2021-05-26
生活中,很多人看到藝人收入豐厚,便得出演藝圈收入很高的結論,卻忽略了大部分演員可能就是跑跑龍套、賺個辛苦錢。
還有人看到比爾蓋茨退學創業成為了世界首富,李嘉誠只上過初二卻一度是華人驕傲,特朗普沒有從政經驗卻當上了總統,便提出所謂的“讀書無用論”。
其實這種認知背后往往是“幸存者偏差”在作祟。那到底什么是幸存者偏差呢?它又會給我們的投資帶來怎樣的影響?今天咱們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 幸存者偏差的故事
先說一個關于幸存者偏差的小故事。
二戰期間,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著名統計學家沃德教授遇到了一個意外訪客——英國皇家空軍的作戰指揮官。原來英軍在與德軍空戰中損失了不少轟炸機和飛行員,軍部正面臨一個大問題:
如何才能加強機體的裝甲,降低被炮火擊落的幾率?
但依照當時的航空技術,機體裝甲只能局部加強,否則機體過重,會導致起飛困難、操控遲鈍。
經過一番研究,沃德發現:飛機的機翼是最容易被擊中的部位,而飛行員的座艙與機尾則被彈藥擊中最少。于是沃德提出要加強飛行員座艙與機尾部位裝甲的建議。此言一出便引來負責該項目作戰指揮官的反對:
“沃德教授的研究清楚地顯示,聯軍轟炸機的機翼,彈孔密密麻麻,最容易中彈。因此,不應該加強機翼的裝甲才對嗎?”
聽到這里,估計大多數人都會覺得作戰官的想法是正確的。
對此,沃德教授進一步解釋道: “我所分析的樣本中,只包含順利返回基地的轟炸機。從統計的觀點來看,被多次擊中機翼的轟炸機,似乎能夠安全返航;而飛機很少發現彈著點的部位,并非真的不會中彈,而是一旦中彈,根本就無法返航?!?
兩種意見僵持不下,但戰況緊急,皇家空軍部部長最終接受了沃德的建議。
/// 看不見的彈痕最致命
那結果怎么樣呢?
事實證明,沃德教授的想法是正確的,改造過后的飛機被擊落的比例果然明顯降低。
同時為了確認決策的正確性,英國軍方動用了敵后工作人員,搜集了部分墜毀在德國境內的聯軍飛機殘骸。發現結果正如沃德所預料,中彈部位主要集中在駕駛艙與發動機的位置。
說到這里,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問題:
那就是空軍作戰指揮官太重視“看得見”的彈痕,反而做出錯誤的決策,因為最關鍵的信息其實在被擊落的飛機身上。
這也引出了什么是幸存者偏差,即人們總愿意相信某些一目了然或者經過篩選后的表面信息,卻往往以偏概全、忽視那些不會說話的“沉默數據”。
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更容易看到成功的故事,因為成功者的聲音更強,更易被大眾聽到,而失敗者因為幾乎沒有發聲的機會,所以常常被忽略。
/// 投資中的幸存者偏差
那投資中幸存者偏差現象是否常見呢?
答案是肯定的。
例如,相信所謂的“高手”“股神”“牛股”。很多人在投資過程中常常缺乏自己的思考與判斷,而是追隨效仿“股神”的短線做法、追漲殺跌,結果可想而知。
那為什么股民常常會深陷其中呢?
一方面是受新聞報道和營銷手段影響,只看見“股神”靠炒短線積累了大量財富,卻沒看到很多人盲目效仿面臨虧損。
另一方面是僥幸心理在作祟,總是愿意相信自己是幸運的,殊不知成功者的背后是千萬個失敗者。
股民如此,很多基民亦是這樣?!案琶I基金”“只買冠軍基”,不少基民常常陷入這樣的投資誤區。
但正如公募行業中那句流行語所言 “一年翻倍者如過江之鯽,三年翻倍者便寥寥無幾”,很多冠軍基雖然當年業績不錯,但在次年往往難以延續。
/// 如何避免幸存者偏差?
那如何才能過濾幸存者偏差帶來的干擾呢?以下幾點建議可以參考:
1、首先:關注表面結果固然重要,但分析背后原因才是關鍵所在。
以基金投資為例,我們在看業績之外,更要考察一個管理人中長期歷史業績是否可持續,例如關注其背后的投資策略、投研體系、團隊穩定性、風控體系以及是否把投資者利益放在首位等等。
2、其次:獨立思考,不盲目聽信權威。
就像老話所說“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幸存者偏差的產生因素之一便是“偏信”。投資過程中想要減少對“幸存者”的盲目聽信,最重要的便是保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3、最后:向失敗者學習,汲取經驗與教訓。
幸存者偏差,讓我們的關注點停留在金字塔頂的成功者身上,卻忽略了成千上萬留在塔底的“失敗者”。
就像馬云曾經說過,他創業10年以來最大的心得是,永遠去思考別人是怎么失敗的。
免責聲明:以上信息僅用于投資者教育,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做出決策。制作方力求該宣傳內容的準確可靠,但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證,亦不對使用該信息而引發或可能引發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認清風險 理性投資 | 要想不踩雷...
場外配資、非法薦股、股市黑嘴典...
投教畫中話 | 投資與投機
投教畫中話 | 投投是道
【防非宣傳月】一圖看懂《防范和...
投教畫中話 | 守住底線,遠離內...
紅色金融史: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
現金分紅:真金白銀“紅包雨” ...
資本市場大事件——中小板正式告...
一圖看懂《刑法修正案(十一)》...
小股東也有“大主意”
國浩視點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
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 ——...
財報系列案例實戰課堂:《拙劣造...
證監會舉辦2021年“5·15全國投...
守初心 擔使命 辦實事 推動資本...
財務知識一點通:培養敏銳嗅覺 ...
警惕非法集資陷阱
金融知識普及之防范非法證券期貨...
常見打擊非法證券期貨活動問答
證券賬戶外借風險知多少
股票期權投資風險
借你一雙慧眼,識破財務舞弊
心系投資者,攜手共行動——新《...
心系投資者,攜手共行動——新《...
心系投資者,攜手共行動——新《...
心系投資者,攜手共行動——新《...
心系投資者,攜手共行動——新《...
易會滿主席在2020年“5·15全國...
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
新中國70年奮斗歷程與憲法
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
“投保博士帶你看案例”系列動畫...
深交所舉辦會員投資者教育與保護...
廣東證監局積極組織開展“5?15...
證監會舉行“5?15全國投資者保...
“投資者保護·明規則、識風險”...
“投資者保護·明規則、識風險”...
“投資者保護·明規則、識風險”...
“投資者保護·明規則、識風險”...
“投資者保護·明規則、識風險”...
投資者保護?明規則、識風險”案...
“投資者保護?明規則、識風險”...
“投資者保護?明規則、識風險”...
“投資者保護?明規則、識風險”...
“投資者保護?明規則、識風險”...
“投資者保護?明規則、識風險”...
“投資者保護?明規則、識風險”...
“投資者保護?明規則、識風險”...
“投資者保護?明規則、識風險”...
“投資者保護?明規則、識風險”...
“投資者保護?明規則、識風險”...